陕西省公民旁听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试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22:12:15   浏览:994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陕西省公民旁听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试行办法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


陕西省公民旁听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试行办法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0年2月24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便于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议事情况,了解全省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密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广纳民意,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安排公民旁听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召开时间和建议会议主要议程,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公告或在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报道,便于公民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
第三条 年满18岁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本省公民,均可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
第四条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个人直接报名申请和有关单位推荐等方式,经同意后发给旁听会议通知和旁听证。
(一)公民个人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持本人身份证和单位介绍信,无工作单位的公民应持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村委会介绍信,于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10日前,到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报名申请。
(二)有关机关、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等单位可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委托推荐旁听人员。
第五条 领取会议旁听证的公民,应按旁听会议通知,按时参加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会议时应佩戴旁听证,在指定席位就座,并遵守《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须知》和会场纪律。
第六条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以旁听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为主,经许可后,可以旁听联组会议和分组会议。
第七条 旁听公民对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题和本省国家机关工作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反映。必要时可召开旁听人员座谈会,听取意见。
第八条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做好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各项服务工作。
第九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试行。



2000年2月2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延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


2003年延安市人民政府25号令


延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美化市容市貌,提高城市人居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陕西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山体以下各类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山体的绿化由延安市林业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延安市城市管理局是城市园林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市园林管理处受城市管理局的委托,具体负责山体以下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城建规划、环境保护、房产、公安、农林、交通、水利、工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和保护包括以下内容:
(一)花坛、游园、绿地、绿化带等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
(二)城市街道树木的种植、养护、管理;
(三)建设工程附属绿化项目的审查、批准、验收;
(四)单位及居民居住区庭院绿化的指导、检查。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支持鼓励国内外单位、组织和个人投资、捐资、合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并保护其合法权益。鼓励市区内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认建、认养、认管城市绿地;鼓励居民利用庭院进行绿化。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检举、制止损坏城市园林绿化及其设施行为的权利。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及时处理。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和科研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八条 各种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必须包括绿化设计。其绿化面积不得少于单位总占地面积的30%。单位内部现有绿地面积低于30%的,不得占用现有绿地进行其他建设。建设单位报市规划部门审批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有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绿化设计方案的审查意见。否则规划部门不予颁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九条 新建工程项目的绿化用地,其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居住区绿地面积不低于总占地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具备绿地条件的,必须保证绿地面积占改建面积的25%;
(二)市区主干道绿地率不低于道路总占地面积的20%;次干道绿地率不低于15%;
(三)学校、医院、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四)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污染环境的工厂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0%;
(五)市区内的企业具备绿化条件的,绿地率不低于30%。
第十条 在本市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因客观环境限制,绿化用地面积达不到本办法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的标准,又确需进行建设的,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所缺的绿化用地面积收缴绿化补偿费,按照城市规划统一进行绿化建设。收费依据《陕西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按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收缴绿化补偿费。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绿化补偿费,统一上缴市财政局,列入城市绿化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一条 新建管线、杆线或者新植树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按下列规定确定间距:
(一)地下管线设施的外缘与行道树干中心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米;
(二)线杆、消防设施与行道树干中心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5米。
第十二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建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或改变,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参加审查;设计方案未经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格的,有关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三)附属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应纳入基本建设投资中,绿化建设资金为工程总造价的2―5%;
(四)因特殊原因不能同步绿化的,完成绿化的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建成后第二年的绿化季节。
第十三条 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必须按规定报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城市绿化工程竣工后,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第三章 管理和保护

第十四条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实行行业管理、部门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并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管理和保护:
(一)城市的公共绿地、行道树、干道绿化带及广场的绿化,由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负责建设、管理;
(二)单位附属绿地及其管界内的树木、绿地、花卉等的绿化,由所在单位负责。并接受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三)花圃、苗圃等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或个人负责;
(四)居住区的绿化,由居住区管理机构负责。并接受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五)公路、河道、铁路两侧的绿化分别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建设与管理。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城市树木、损坏公共绿地。因建设需要必须砍伐或移植的,按下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一)一处一次砍伐或移植乔木50株,灌木50丛、绿篱100米以下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超过第(一)项审批权限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六条 各类管、线、建筑物在施工时,确需修剪、移植及砍伐树木、灌木、绿篱的,必须经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审核,并报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修剪的,由绿化管理部门修剪,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移植和砍伐的,建设单位应按物价部门认证的价格标准进行补偿。
第十七条 经批准更新或移植单位和个人所有树木的,应按“伐一栽三”的原则予以补栽,并保证成活。原地无法补栽的,应当缴纳补栽树木所需经费,由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异地补栽。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因建设需要或特殊原因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用地单位应持有关文件,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审核同意落实补偿措施后,依法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需要占用已形成的城市公共绿地,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按物价部门认证的价格标准进行补偿。需要临时占用已形成的城市公共绿地,经批准后,占用绿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绿地管理单位的管理,与其签定《恢复绿地保证书》,并按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绿化补偿费。
第十九条 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城市规划区山体以下古树名木的,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 禁止下列损坏园林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一)就树搭棚、盖房或围圈树木;
(二)距绿地、花坛一点五米内及行道树冠下设置有炉灶的摊点;
(三)在绿地内摆摊设点、堆放物料,乱倒、乱扔废弃物;在树木、花卉、绿篱旁堆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焚烧树叶、废纸等杂物;
(四)向树木、花草倾倒有毒、有害的污水、热水;
(五)在树上钉拴刻划、拴系牲畜、攀折花木和任意采摘枝叶、花果;
(六)在园林建筑设施上刻划留名,攀登踩踏;
(七)其他损坏城市园林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因生产、交通事故,造成花草树木损伤、死亡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按物价部门认证的价格标准进行补偿;造成园林绿化设施、园林建筑、园林小品损毁的,按设施原造价赔偿。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十二条第二项、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整改,补办手续;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或不符合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经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完成绿化建设;逾期不完成的,加收绿化费总额1―2倍的绿化延误费;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每株处以10000―30000元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责令补缴绿化补偿费。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害,并处以1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造成花草树木或设施损坏的按实际价值赔偿。
第二十四条 擅自占用已建成或规划绿地的,或在建设工程竣工后,未按规定清理绿化用地的;临时占用期满的,责令限期退还、清理、恢复原状,从侵占或占用期满之日起,按占用地每平方米每天5―10元罚款,并追究主要责任者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五条 擅自砍伐树木的,责令补栽被砍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以被砍伐树木价值2―5倍的罚款。盗伐树木的,责令赔偿损失,补栽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并处以违法所得3―10倍罚款。
盗窃花木、绿化设施的,责令赔偿,并处以盗窃花木、绿化设施价值3―5倍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对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处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执法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执行公务时,应配带标志,持证上岗。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按其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追究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实施本办法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罚款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对个人罚款金额在3000元以上,对单位、组织罚款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被处罚的单位、组织或个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部门的上一级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延安市城市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各县区城市绿化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4月1日起施行,1999年6月30日发布的《延安市市区园林绿化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关于印发《广东省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广东省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通知
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 省直各局以上单位:
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 现将《广东省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广东省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称的定编小汽车包括旅行车、小桥车、吉普车、微型厢式车。
旅行车是指7至19座(含19座)的面包车以及工具车。
小轿车是指小卧车。
吉普车是指越野车。
微型厢式车是指座位在6个及以下的面包车和能装少量货物的全封闭的厢式车。
第三条 本《细则》称的公务用车,是指按规定配给省、市、县级领导的相对固定用车或工作用车。
行政业务用车,是指根据工作需要、人员编制,为省、市、县级领导机关和直属科级以上党政机关、法院、检察院、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配备的非生产性的工作车。
生产业务用车,是指银行、保险、地质、测绘、电力、邮电、无线电、矿山、三防、环境监测、安全监察、交通稽查、税务征管、工商经检、路政管理、科普及化学辐射等单位配备的业务车。
特殊专业用车,是指警车、囚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机要交通车等。
接待用车,是指旅游部门或接待部门和接待任务重的党政机关等单位配备的专门用于接待的小汽车。
第四条 本《细则》所称的国有企业,是指资产全部属国家所有的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

第二章 配车标准
第五条 省级干部(包括离、退休后享受省级待遇的干部)按中办发〖1994〗14号文规定配车、用车,即:现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1辆配备专车;现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省长级干部离、退休后享受省长级待遇的,不配备专车。过去已配备了专车的? 笔〕ぜ陡刹浚渥ǔ悼杉绦A簦浔救瞬挥檬保苫氐鞫仁褂谩? 省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车型的桥车,副省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2.5升(含2.5升)以下车型的轿车。
第六条 各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和省直局以上单位一把手原配有相对固定用车的,确因工作需要且单位车辆配备条件许可,可继续使用,但每人只限1辆且排气量必须在2.5升(不含2.5升)以下。原没有配相对固定用车的一把手和其他领导干部,今后不得配备相对固定用车? 涔裼贸涤傻ノ怀倒懿棵磐骋话才拧? 配备相对固定用车的领导干部,不准因工作调动车随人走;离、退休时(不含副省级以上干部),在办理离、退休手续后一个月内由配车部门将车收回。不得配备相对固定用车的领导干部,其日常公务用车不准连续使用同一车辆或变相固定用车。
第七条 省直属以上单位,按在编现职领导干部人数配公务用车3至6辆。
广州市、深圳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按在编现职领导干部人数,各配公务用车3至8辆。
地级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按在编现职领导干部人数,各配公务用车2至7辆。
县(市、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按在编现职领导干部人数,各配公务用车1至5辆。
兼职的省、市(厅)、县(处)级领导干部,由其主要任职单位配车,不准重复计算配车指标。
离、退休干部(不含享受副省级以上待遇的干部),不得参照同级现职领导干部的标准配车,因特殊情况确需用车且单位行政业务用车又无法保障的,可按享受副厅级以上待遇的离、退休干部人数4至7人配备1辆。
第八条 省、市直属单位原则上可根据编制人数每15至18人配1辆行政业务用车,不足15人的单位也可配车1辆。县直属单位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配行政业务车1至2辆。特殊专业用车、生产业务用车和接待用车按实际需要配备,由省政府办公厅小汽车定编办公室(以下简称
省小汽车定编办)统一掌握,从严审批。
乡、镇党政机关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配行政业务车1至4辆。
拖欠教师或职工工资(由财政负担部分)的县(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当年度不得购买小汽车。
第九条 高级知识分子用车,按过去规定标准配备。即:省直和中央驻粤各单位的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特级记者、编审、译审、研究馆员及相当这一职称者;四级以上(含四级)副教援、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副编审、副译审、高级记者、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高级会计? Α⒏呒锻臣剖Α⒏呒毒檬拖嗟闭庖恢俺普撸灰约澳炅涑甑牧兑陨希ê叮┑纳鲜鋈嗽保浚溉伺涓咧贸担绷尽#慈艘陨喜蛔悖溉说牡ノ唬邮导是榭鲆嗫膳涑担绷尽R陨先嗽钡H涡姓拔癫⒁寻葱姓ノ还娑ㄅ淞顺档模辉倭硗馀涑怠? 第十条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配车,参照党、政机关的标准执行:
一、套用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业,其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和按在编的管理人员数核定的行政业务用车,参照同级党、政机关标准执行。
二、没有套用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业,按其经营(生产)规模、年经营额(产值)和在编管理干部人数,比照套用行政级别的同类企业的配车标准执行。
国有企业根据其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可配备适量的生产业务用车和接待用车。
非政策性亏损、拖欠职工工资的国有企业,当年度不准购买小汽车。
非国有的其他各类企业的小汽车,实行“未列定编管理。”
第十一条 微型厢式车按单位的实际需要配备,不参照上述标准执行,不占单位小汽车编制。

第三章 机构与职责
第十二条 省小汽车定编办负责全省的小汽车定编审批和管理工作。广州市、深圳市和各地级市设立相应的小汽车定编管理机构,负责本市小汽车定编的审核、呈批和编后管理工作。各级小汽车定编机构应当认真履行下列各项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小汽车定编的方针、政策、规定,负责《规定》及本《细则》的实施。
二、制定小汽车定编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检查措施。工作人员凭省政府核发的《广东省定编小汽车检查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小汽车定编有关执行部门进行抽查和检查;对违反定编规定的小汽车及时进行处理,对违反规定的有关工作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三、建立和健全定编小汽车的管理档案,逐步建立全省小汽车微机(电脑)管理系统。
四、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省小汽车定编的有关政策和制度。统计和上报年度小汽车定编和管理情况。

第四章 审批程序
第十三条 中央驻穗单位和省直各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群众团体、法院、检察院和事业单位申请定编小汽车,由申请单位写书面申请函和人事部门批准机构编制的文件复印件各一份,填写《定编小汽车呈批表》(车编表—1)一式两份,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小汽车定? 喟焐笈? 省属和中央驻穗企业申请定编小汽车,由申请单位写书面申请函一份、内设管理部门及配备管理人员明细表一份、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年度会计报表复印件各一份,填写《定编小汽车呈批表》(车编表—2)一式两份,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第十四条 市、县的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群众团体、法院、检察院和事业单位以及中央和省驻各市(不含广州市)、县的单位申请定编小汽车,由申请单位写书面申请函和人事部门批准机构编制的文件复印件各一份,填写《定编小汽车呈批表》(车编表—3)一式三份,
经市小汽车定编机构审核后统一报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市、县直和省、中央驻各市(不含广州市)、县的企业申请定编小汽车,由申请单位写书面申请函一份、内设管理部门及配备管理人员明细表一份、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年度会计报表复印件各一份,填写《定编小汽车呈批表》(车编表—4)一式三份,经市小汽车定编机构审核后统一报
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第十五条 凡属定编管理范围的小汽车,其准购车辆类型、厂牌型号和排气量,由省小汽车定编办在审批编制时核定。
第十六条 小汽车定编批准后,由省小汽车定编办核发《定编小汽车的通知》(以下简称《定编通知》,见附件一),购车单位凭《定编通知》到当地主管小汽车定编机构领取《定编小汽车指标使用许可证》(车编表—5,以下简称《许可证》),银行凭《定编通知》和《许可证》办
理购车付款,公安车管部门凭《定编通知》和《许可证》办理牌照手续,并将《许可证》正本存档备查。购车单位凭《定编通知》和《机动车辆行驶证》到主管小汽车定编机构领取《广东省小汽车定编证》(以下简称《定编证》)。
第十七条 凡属定编管理范围的小汽车,没有省小汽车定编办签发的《定编通知》和《许可证》或擅自提高车辆档次的,公安车管部门不准发放牌照。
第十八条 未列定编管理的企业购买小汽车,由其主管市(地级)小汽车定编机构审定并在其营业执照复印件上加盖“未列定编管理审核章”和审核机关章。银行凭该件办理购车付款手续,公安车管部门凭该件办理车辆牌照手续并将该件存档备查。
第十九条 申请定编微型厢式车的单位,由单位写书面申请函一份(企业加报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年度会计报表各一份),填写《定编微型厢式车呈批表》(车编表—10)一式两份(市属单位一式三份),按定编小汽车审批程序报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批准后,由省小汽车定编办签发
《定编微型厢式车的通知》(以下简称《微编通知》,见附件二)。公安车管部门凭省小汽车定编办签发的《微编通知》办理牌照手续并复印存档备查。使用单位凭《微编通知》和《机动车辆行驶执照》到主管小汽车定编机构领取《广东省微型厢式车定编证》(以下简称《微型定编证》)



条件许可并经省政府批准,微型厢式车可由省小汽车定编办委托市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第五章 定编小汽车的管理
第二十条 《定编通知》和《定编证》由使用单位保管,不准转让,涂改无效。如有遗失应即向发证机关报告,申请补发。在申请补发或更换《定编证》期间,车属单位凭《定编通知》到当地主管小汽车定编机构领取《小汽车定编代理证》(以下简称《代理证》),小汽车凭《代理证? 沸惺弧? 第二十一条 《定编证》随车年审,没有《定编证》又属定编管理范围的小汽车,一律不予办理年审手续。
第二十二条 未列定编管理的小汽车,年审时必须出示《广东省未列编小汽车使用证》(以下简称《使用证》),没有《使用证》的小汽车应及时补办,凭证年审。
第二十三条 《定编证》实行年度复查审验管理。每年和车辆年审同月进行,由当地主管小汽车定编机构实施。复查审验合格后,在《定编证》附页上加盖年度审核章。
第二十四条 撤销的单位和破产、拍卖的企业的车编应收回;单位合并和企业兼并的车辆应重新核定。
第二十五条 有车编的单位,不准将在编的小汽车擅自转让或变卖,如有特殊情况需转让或变卖的,应填写《申请过户更新定编小汽车报告表》(车编表—6,以下简称《过户报告表》)一式一份和原《定编通知》,按小汽车定编审批程序,报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公安车管部门凭省
小汽车定编办批准的《过户报告表》办理在编车辆过户和新购车辆入户手续并将正本存档备查。购置在编的小汽车,购车单位必须有空编。
第二十六条 定编小汽车报废更新,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申请单位填写《申请报废更新定编小汽车报告表》(车编表—7,以下简称《报废更新表》)一式一份和原《定编通知》、《定编证》以及有关车辆报废证明材料,按定编小汽车的审批程序,报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公安
车管部门凭省小汽车定编办批准的《报废更新表》办理更新车入户手续并将正本存档备查。
第二十七条 按本《细则》配车标准核定编制后超编的现有定编小汽车,凭原《定编证》到省小汽车定编办换领《使用证》继续使用,报废后不得更新。
第二十八条 微型厢式车单列并参照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办法管理,报废后不更新,其《微编通知》指标及《微型定编证》自行作废。
第二十九条 下列车辆不纳入定编管理,由省小汽车定编办核发《使用证》使用:
一、依法裁决顶债小汽车。
二、接受境外捐赠的小汽车。
三、未列定编管理单位的自用小汽车(黑牌车除外)。
第三十条 《定编证》、《使用证》和《微型定编证》须随车行驶并纳入公安交警例检内容。
第三十一条 现有未办理定编手续的小汽车,由购车单位填写《现有小汽车申请定编报告表》(车编表—8),按定编审批程序报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补办定编手续。补办时间从1996年元月1日开始至1996年6月底止。

第六章 处 罚
第三十二条 从1996年7月1日起,无定编的小汽车一律停止使用,对无定编而继续使用的小汽车,一经查出应予扣留,由执罚单位填写《广东省违纪小汽车处罚申报表》(车编表—9)一式三份,经当地小汽车定编机构审核确属违反定编管理规定的车辆后,报省小汽车定编办审
批。批准后,将车送拍卖行拍卖。所得款项90%拨给同级财政作教育基金或扶贫基金使用,执罚部门和小汽车定编部门各留用5%作业务经费使用。
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应认真履行检查职责。
第三十三条 对用公款购车落个人牌照的小汽车,按违反定编管理规定处理,并给予单位领导人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十四条 对用未列定编管理单位的名义为已列定编管理的单位购买的小汽车,按违反定编管理规定处理,并给予双方单位领导人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十五条 对利用职权向下属单位调换、借用或摊派款项购买的小汽车,按违反定编管理规定处理,并给予单位负责人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细则》第十七条规定的直接责任人,属违纪范围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调离车管岗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以及本《细则》第六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属违纪范围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并视情节轻重通报全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小汽车实行定编管理以《规定》和本《细则》为准,凡与《规定》和本《细则》不符的其它有关管理规定自然无效。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的解释权属省政府办公厅。
第四十条 本《细则》自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附件一

广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
定编小汽车的通知

( )粤府车编字 号



申请定编小汽车的函悉。经研究,同意你单位定
(增)编 用车 辆。凭此“通知”到主管
小汽车定编机构领取《定编小汽车指标使用许可证》。凭“通知”和“许可证”办理购车付领取车辆牌照手续。

准 购:

车种 车 型 数量

省小汽车定编办
一九九 年 月 日


定编小汽车呈批表
车编表—1
-------------------------------
| 单位名称 | | | |
| (盖章) | |主管部门| |
|------|------------|----|----|
|申|单位级别| |单位性质| |在编人数| |
| |---------------------------|
|请| |现职副省长级 | |离、退休后享受副省级| |
| |其|以上领导职数 | |以上待遇的干部人数 | |
|理| |--------|--|----------|--|
| | |现职副厅长级 | |离、休后享受副厅级以| |
|由| |以上领导人数 | |上待遇的干部人数 | |
| |中|--------|--|-------------|
| | |符合配车高级 | | | |
| | |知识分子人数 | |购车款来源| |
|-----------------------------|
|已批准定编 |小轿车|旅行车|吉普车|专用车|\ |合计|
|小汽车数量 |---|---|---|---|--|--|
| | | | | | | |
|-------|---------------------|
|新申请定编小 | |
| 汽 车 数 量 | |
|-----------------------------|
|主管部门意见| 省政府办公厅小汽车定编办公室审批 |
|------|----------------------|
| |公务车 | 辆| |
| |--------|--| |
| |行政业务车 | 辆| |
| |--------|--| |
| |高级知识分子用车| 辆| |
| |--------|--| |
| |生产业务用车 | 辆| |
| |--------|--| |
| |接待用车 | 辆| |
| |--------|--| |
| |特殊专业用车 | 辆| |
| |--------|--| |
| |离退休老干部用车| 辆| |
| |--------|--| |
| 年 月 日|合 计 | 辆| 年 月 日 |
|-----------------------------|
| 备 | |
| | |
| 注 | |
-------------------------------
联系人: 电话:


定编小汽车呈批表
车编表—2
-------------------------------
| 单位名称 | | | |
| (盖章) | |主管部门| |
|------|------------|----|----|
| |单位级别| |单位性质| |在编人数| |
|申|---------------------------|
| | |现职副省长级 | |离、退休后享受副省级| |
| |其|以上领导职数 | |以上待遇人数 | |
|请| |--------|--|----------|--|
| | |现职副厅长级 | |符合配车高级知识分子| |
| |中|以上领导人数 | |人数 | |
|理|---------------------------|
| |注册资金| |年经营 | |当年盈利| |
| | | |(产值)额| | | |
|由|------------------|--------|
| |当年上缴税额| |征税机关名称 | |
| | | |及负责人签名 | |
|-----------------------------|
|已批准定编 |小轿车|旅行车|吉普车|专用车|\ |合计|
|小汽车数量 |---|---|---|---|--|--|
| | | | | | | |
|-------|---------------------|
|新申请定编小 | |
| 汽 车 数 量 | |
|-----------------------------|
|主管部门意见| 省政府办公厅小汽车定编办公室审批 |
|------|----------------------|
| |公务车 | 辆| |
| |--------|--| |
| |行政业务车 | 辆| |
| |--------|--| |
| |高级知识分子用车| 辆| |
| |--------|--| |
| |生产业务用车 | 辆| |
| |--------|--| |
| |接待用车 | 辆| |
| |--------|--| |
| |特殊专业用车 | 辆| |
| |--------|--| |
| |离退休老干部用车| 辆| |
| |--------|--| |
| 年 月 日|合 计 | 辆| 年 月 日 |
|-----------------------------|
| 备 | |
| | |
| 注 | |
-------------------------------
经办人: 电话:


定编小汽车呈批表
车编表—3
-------------------------------
| 单位名称 | |单位级别| |
|------|------------|----|----|
| |单位级别| |单位性质| |在编人数| |
|申|---------------------------|
| | |现职副省长级 | |离、退休后享受副省级| |
|请|其|以上领导职数 | |以上待遇人数 | |
| | |--------|--|----------|--|
|理| |现职副厅长级 | |符合配车高级知识分子| |
| |中|以上领导人数 | |人数 | |
|由|---------------------------|
| |县(区)当年度拖| |主管教育 | |
| |欠教师工资情况 | |领导签字 | |
|-----------------------------|
|已批准定编 |小轿车|旅行车|吉普车|专用车| |合计|
|小汽车数量 |---|---|---|---|--|--|
| | | | | | | |
|-----------------------------|
|新申请定编小汽车数量| |
|-----------------------------|
|主管部门意见|市小汽车定编办审核|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
|------|---------|------------|
| |公务车 | 辆|公务车 | 辆|
| |------|--|------|-----|
| |行政业务车 | 辆|行政业务车 | 辆|
| |------|--|------|-----|
| |高级知识 | |高级知识 | |
| |分子用车 | 辆|分子用车 | 辆|
| |------|--|------|-----|
| |生产业务用车| 辆|生产业务用车| 辆|
| |------|--|------|-----|
| |接待用车 | 辆|接待用车 | 辆|
| |------|--|------|-----|
| |特殊专业用车| 辆|特殊专业用车| 辆|
| |------|--|------|-----|
| |离退休老 | |离退休老 | |
| |干部用车 | 辆|干部用车 | 辆|
| |------|--|------|-----|
| |合 计 | 辆|合 计 | 辆|
|------|---------|------------|
| | | |
| | | |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联系人: 电话:


定编小汽车呈批表
车编表—4
-------------------------------
| 单位名称 | | | |
| (盖章) | |主管部门| |
|------|------------|----|----|
| |单位级别| |单位性质| |在编人数| |
|申|---------------------------|
| | |现职副省长级 | |离、退休后享受副省级| |
| |其|以上领导职数 | |以上待遇人数 | |
|请| |--------|--|----------|--|
| | |现职副厅长级 | |符合配车高级知识分子| |
| |中|以上领导人数 | |人数 | |
|理|---------------------------|
| |注册资金| |年经营 | | | |
| | | |(产值)额| |当年盈利| |
|由|------------------|--------|
| |当年上缴税额| |征税机关名称 | |
| | | |及负责人签名 | |
|-----------------------------|
|已批准定编 |小轿车|旅行车|吉普车|专用车| |合计|
|小汽车数量 |---|---|---|---|--|--|
| | | | | | | |
|-----------------------------|
|新申请定编小汽车数量| |
|-----------------------------|
|主管部门意见|市小汽车定编办审核|省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
|------|---------|------------|
| |公务车 | 辆|公务车 | 辆|
| |------|--|------|-----|
| |行政业务车 | 辆|行政业务车 | 辆|
| |------|--|------|-----|
| |高级知识 | |高级知识 | |
| |分子用车 | 辆|分子用车 | 辆|
| |------|--|------|-----|
| |生产业务用车| 辆|生产业务用车| 辆|
| |------|--|------|-----|
| |接待用车 | 辆|接待用车 | 辆|
| |------|--|------|-----|
| |特殊专业用车| 辆|特殊专业用车| 辆|
| |------|--|------|-----|
| |离退休老 | |离退休老 | |
| |干部用车 | 辆|干部用车 | 辆|
| |------|--|------|-----|
| |合 计 | 辆|合 计 | 辆|
|------|---------|------------|
| | | |
| | | |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经办人: 电话:

定编小汽车指标使用许可证
 ̄ ̄ ̄ ̄ ̄ ̄ ̄ ̄ ̄ ̄ ̄ ̄
车编表-5
-----------------------------
|批准定| |批准定| |批准定| |已使用指标|第
|编文号| |编时间| |编数量| |购车数量 |一
|-----------|---------------|联
| 批 准 购 买 | | 批准机关盖章 | :
|-----------| 用 途 |---------|公
|车 种|车 型|数 量| | |安
|---|---|---|-----| |车
| | |壹 辆| | |管
|---|-------------| |所
| |1.此证批准购买的车种 | |存
| |车型,必须和《定编通 | |档
| |知》所批准的车种、车型 | |
| |相符。 | |共
| |2.此证必须和《定编通 | 省小汽车定编办|三
| |知》同时使用。 | 年 月 日 |联
-----------------------------
-----------------------------
|批准定| |批准定| |批准定| |已使用指标|第
|编文号| |编时间| |编数量| |购车数量 |二
|-----------|---------------|联
| 批 准 购 买 | | 批准机关盖章 | :
|-----------| 用 途 |---------|银
|车 种|车 型|数 量| | |行
|---|---|---|-----| |付
| | |壹 辆| | |款
|---|-------------| |凭
| |1.此证批准购买的车种 | |据
| |车型,必须和《定编通 | |
| |知》所批准的车种、车型 | |
| |相符。 | |共
| |2.此证必须和《定编通 | 省小汽车定编办|三
| |知》同时使用。 | 年 月 日 |联
-----------------------------
-----------------------------第
|批准定| |批准定| |批准定| |已使用指标|三
|编文号| |编时间| |编数量| |购车数量 |联:
|-----------|---------------|省
| 批 准 购 买 | | 批准机关盖章 |小
|-----------| 用 途 |---------|汽
|车 种|车 型|数 量| | |车
|---|---|---|-----| |定
| | |壹 辆| | |编
|---|-------------| |办
| |1.此证批准购买的车种 | |存
| |车型,必须和《定编通 | |查
| |知》所批准的车种、车型 | |
| |相符。 | |共
| |2.此证必须和《定编通 | 省小汽车定编办|三
| |知》同时使用。 | 年 月 日 |联
-----------------------------


申请过户更新定编小汽车报告表
车编表-6
---------------------------------
|单 位| |单 位| |
|名 称| |级 别| |
|----|-----------------|--------|
|单 位| |在编干| |核定应编| |已用定编指| |
|性 质| |部人数| |小汽车数| |标购买车数| |
|-------------------------------|
| 申 请 作 价 处 理 小 汽 车 情 况 |
|-------------------------------|
|车种|车型|车牌号码|启用时间|总行驶里程|定编文号|定编证号|
|--|--|----|----|-----|----|----|
| | | | | | | |
|-------------------------------|
| 申 请 更 新 小 汽 车 情 况 |
|-------------------------------|
| 车 种 |车 型|排气量|价 格|车 源|购车款来源| |
|-----|---|---|---|---|-----|---|
| | | | | | | |
|-------------------------------|
| 主| |
|意管| |
|见部| |
| 门| 盖章 年 月 日 |
|--|----------------------------|
|编市| |
|办小| |
|审汽| |
|核车| |
| 定| 盖章 年 月 日 |
|--|----------------------------|
|编省| |
|办小| |
|审汽| |
|批车| |
| 定| 盖章 年 月 日 |
|--|----------------------------|
|备 |1、此件正本由公安车管所作为更新车存档备查。 |
|注 |2、此件必须和“定编通知”同时使用 |
---------------------------------
经办人: 电话:


申请报废更新定编小汽车报告表
车编表-7
---------------------------------
|单位名称| | | |
|(盖章)| |主管部门| |
|----|-----------------|--------|
|单位级别| |单位性质| |在编人数| |
|-------------------------------|
|核定定编小汽车数| |已用定编指标购买小汽车数| |
|-------------------------------|
| 申 请 报 废 小 汽 车 情 况 |
|-------------------------------|
|车种|车型|车牌号码|启用时间|总行驶里程|定编文号|定编证号|
|--|--|----|----|-----|----|----|
| | | | | | | |
|-------------------------------|
| 申 请 更 新 小 汽 车 情 况 |
|-------------------------------|
| 车 种 |车 型|排气量|生产国|价 格| 车 源 |
|-----|---|---|---|---|---------|
| | | | | | |
|-------------------------------|
| 主| |
|意管| |
|见部| |
| 门| 盖章 年 月 日 |
|--|----------------------------|
|编市| |
|办小| |
|审汽| |
|核车| |
| 定| 盖章 年 月 日 |
|--|----------------------------|
|编省| 批准更新小汽车车种、车型、数量如下: |
|办小| |
|审汽| |
|批车| |
| 定| 盖章 年 月 日 |
|--|----------------------------|
|备 |1、此件正本由公安车管所作为更新车存档备查。 |
|注 |2、此件必须和“定编通知”同时使用 |
---------------------------------
经办人: 电话:

现有小汽车申请定编报告表
车编表-8
-------------------------------
|单位名称| | | |
|(盖章)| |主管部门| |
|----|------------|----|------|
|单位级别| |单位性质| |在编人数| |
|-----------------------------|
|核定应| |已有定| |现有未办定编| |
|编总数| |编车数| |小汽车数量 | |
|-----------------------------|
| 未办理定编手续而购买小汽车情况 |
|-----------------------------|
|车种|车辆型号|排气量|车牌号码|购车时间|审批意见|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 | |
|注 | |
-------------------------------
经办人: 电话:


违纪小汽车处罚申报表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